2025年8月29日,濰柴動力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以營業收入1131.5億元,歸母凈利潤56.4億元的成績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在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有一組數字非常亮眼——2025年上半年,濰柴動力動力電池銷量2.3GWh,同比增長91%;新能源動力科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7%至12.1億元。濰柴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開始成為其新的業務增長點之一。
超前布局構建全產業鏈“護城河”
在全球“雙碳”目標推動能源結構深度轉型,加之行業對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背景下,商用車電動化已從“選擇題”變為“必答題”。據中汽協公布的統計數據,2025年1-6月,國內新能源商用車國內銷量35.4萬輛,同比增長55.9%。在這場行業變革中,作為動力領域巨頭的濰柴在新能源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成為推動商用車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
濰柴對新能源的布局,早于行業多數企業。2010年,當商用車電動化尚處萌芽階段,濰柴便成立新能源技術中心,開啟“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三軌并行的技術儲備。這種前瞻性眼光,在后續的全球化整合中愈發凸顯:2018年投資加拿大巴拉德、英國希里斯,鎖定氫燃料電池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核心資源;2019年收購德國ARADEX,補齊電控、電機及燃料電池DC/DC變換器等技術;2021年獲批建設行業唯一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搭建起“電堆-系統-整車”的完整氫能產業鏈。
在產業鏈協同上,濰柴的“整合力”更是行業標桿。2024年,其與比亞迪聯合打造的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不僅是全球規模領先的新能源生產基地,更實現了“電池、電機、電控、電驅總成”全鏈條自主可控。產業園共分三期建設,2030年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將擁有年產50GWh電池產能。2025年3月28日,產業園首臺電池下線,標志著濰柴從“動力供應商”向“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型落地。
以技術&產品引領行業創新
如果說戰略是方向,技術便是濰柴新能源業務的“硬底氣”。在2024年12月舉辦的濰柴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濰柴面向行業首次發布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車動力電池,包括重卡電池以及輕卡電池。其中,針對中短途牽引車開發的快充電池單包容量為100kWh,可通過多包并聯實現200-600kWh的不同組合,新品主打輕量化優勢,單包同電量重量較競品輕約23kg。產品工作溫度范圍-35℃~65℃,支持-20℃低溫充電,并具備1C快充能力。
輕卡快充電池支持2C快充(20%-80%只需18分鐘),解決高頻充電需求;電池包采用全新LFP刀片電池,針刺不冒煙、不起火,,為商用車電池帶來了新的選擇。
技術創新最終要轉化為市場競爭力,濰柴在新能源商用車全場景的產品布局,正加速兌現這一價值。2025年4月,陜汽重卡發布的“智匯”新能源重卡,搭載“濰柴電池+法士特AMT變速器+漢德電驅橋”的組合,動力總成效率達96.68%,成為國內首個實現三電軟硬件完全自主的充電重卡。陜汽“智匯”系列從600kWh長續航車型到400kWh中短途車型,精準匹配煤炭運輸、港口物流等需求。
輕卡領域,濰柴同樣精準切入末端物流需求。2025年7月,濰柴藍擎X7在濰柴(煙臺)新能源產業園正式發布,配備濰柴弗迪200度2C刀片電池,不僅具有高智能化、高舒適性等特性,更刷新了新能源輕卡的續航想象,以“高倍率充電”技術實現快速補能,完美適配城際運輸多場景下的高效周轉需求。
新能源成增長“新引擎”
超前的戰略眼光、深厚的技術積累,亮眼的產品布局,最終轉化為實打實的市場份額與財務增長。2024年,濰柴動力控股子公司陜重汽新能源重卡銷量從3000輛增至7000輛,同比增長120.8%;2025年增長勢頭更猛,1-6月份,陜重汽銷售重卡7.3萬輛,同比增長14.6%,大幅跑贏行業增幅。其中新能源重卡銷量突破1萬輛,同比增長255%,超過去年全年,新能源產品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從傳統動力巨頭到新能源商用車的引領者,濰柴的轉型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從研發、產業鏈、產品到市場的系統性變革。在商用車電動化浪潮下,濰柴以多年沉淀的技術實力、全產業鏈的協同能力及全場景的產品布局,為自身開辟了增長新曲線。未來,隨著數智化轉型的深化與全球化布局的推進,濰柴或將繼續引領商用車行業向低碳、高效、智能的未來邁進。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車事業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