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當“幸福卡車助學 東風在夏有禮”東風商用車助學季活動開展時,一份特別的投稿悄然抵達:“見過太多像卡車司機父母這樣為生活奔波、身體常被透支的人,我想憑借醫術守護他們的健康,讓辛勞的人少受病痛折磨,用仁心仁術點亮生命希望。”寫下這段話的少年,名叫張桓宇,他那份守護卡車人健康的樸素心愿,累計票數328票,這不僅是對一個少年夢想的肯定,更是萬千卡車司機家庭心底最殷切的期盼——平安順遂,健康無憂。 而張桓宇的父親張士峰,正是這萬千卡友中平凡又堅韌的一員。
鋼鐵伙伴,鑄就可靠脊梁
張士峰,在重卡運輸行業摸爬滾打了十余年的老司機,早年也曾是運輸公司的一名普通駕駛員,2018年,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個人座駕——東風天錦。“2018年到現在,快百萬公里了,沒有一點毛病,底盤螺絲沒松過,啥都是原裝的。”張士峰自豪的說。他深知,對于日夜兼程、與車為伴的卡車人而言,車輛的可靠,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的東風天錦,常年滿載16噸普貨,在單程700公里的國道上往復奔波。風霜雨雪,崎嶇坦途,鋼鐵之軀承受著時間與重荷的雙重考驗。“它就是皮實、可靠、抗造!咱卡車人掙的就是這份路上的錢,車要是動不動‘趴窩’,耽誤送貨不說,心都跟著揪爛了。這些年,它一次也沒把我丟在半路上,這就是最大的安心。”
這份安心,是家庭生計最堅實的基石。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中,百萬公里的車輪滾動出的,是穩步提升的收入,是支撐起小家的希望。車,早已超越了工具的定義,成為他并肩作戰、值得托付的“手足”。
“手足”情深,用心養護方能行穩致遠
“車隊里,就我的車最能跑。”張士峰這話并非夸耀,而是源自他對愛車的珍視與科學的養護之道。目睹過同行因車輛半路故障而焦頭爛額,他總忍不住規勸:“一定不要省下常規保養的錢!車是鐵打的沒錯,可更要好好養。”
“我就是按照公里數保養,該花的基本保養費絕不省。”張師傅的保養經樸實卻嚴謹。每一次按時進站,每一次更換油液濾芯,都是他與這位“老伙計”無聲的對話與承諾。這種規律性的呵護,換來了車輛常年累月的穩定表現。“我對它好,它也保障我的安全。”這份雙向的“忠誠”,是他和家人安穩生活的保障。
這份安心,也離不開東風商用車遍布全國的專業服務網絡。服務站專業技師對車輛狀況的每一次細致檢查,原廠配件的每一次及時更換,都讓張師傅心里更有底。“我只在服務站保養,他們流程規范,用的東西也放心,服務真是做到了極致。”他坦言,這種省心、專業的服務,讓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路途和家庭上,不必為保養維修的質量分心。東風商用車完善的售后保障體系,為車主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共同守護著每一段安全、高效的行程。
駛向未來,綠電驅動下的幸福續航
百萬公里的征程,記錄著過往的汗水,也映照著未來的方向。當談及未來換車的計劃,他毫不猶豫地說:“等我這車實在干不動了,我想換換東風商用車新能源。畢竟電車綜合成本還是要更低些,這樣我就能再多賺一些了。也能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
對成本的精打細算,對效率的孜孜以求,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樸素而強大的動力源——家。張師傅的肩上,扛著讓妻兒生活更好的責任。為了省成本,他經常與同行朋友交流,有次,他干煤炭運輸的朋友說:“我的車早換成東風天錦KC新能源了,我那線路單程35公里,每天跑5~6趟,算下來每公里電耗約1.24kWh,1公里成本1元都不到,我一年即便只跑10萬公里,這可是能省八九萬吶。”朋友的話讓他敏銳地捕捉到行業變革的氣息,東風商用車新能源更低的運營成本,意味著更豐厚的利潤空間,意味著他能更快地為孩子們的未來添磚加瓦。
孩子們也特別懂事,體諒父親的不容易,在外上學的大女兒,電話里總不忘叮囑“爸,按時吃飯,多休息”,每次歸家,在家的小兒子總會用稚嫩的小手給父親捶捶背。兒子張桓宇在東風商用車助學季活動中的投稿,更是道盡了孩子們的心聲,愿在外奔波跑車的父親身體健康。 這份心疼與感恩,這份立志成醫反哺的愿望,是父親車輪滾滾碾出的最珍貴的財富,也讓他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方向盤在手,幸福路在前
從緊握方向盤為他人奔波,到擁有自己的東風天錦馳騁百萬公里,張士峰的人生軌跡,正如他車輪下的道路,越走越寬。這輛鋼鐵座駕,承載的不僅是貨物,更是一個男人對家庭沉甸甸的愛與擔當。它用百萬公里的可靠與堅韌,為小家的屋檐遮風擋雨;它以精心的養護和經濟的運營,為幸福的生活添磚加瓦;它更指向一個綠色、高效的新能源未來,承載著父親為下一代創造更好條件的殷切期望。
車,于張士峰而言,早已不是冰冷的機器。它是值得信賴的伙伴,是養家糊口的依托,是連接遠方與歸途的紐帶,更是承載著全家笑容與夢想的“幸福卡車”。車輪滾滾向前,家的方向始終清晰。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中,路在腳下延伸,滿載著責任與愛,駛向那充滿希望的下一站。
來源:東風商用車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車事業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