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至18日,以“科技賦能 裝備美好”為主題的山東重工·濰柴動力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青島隆重舉行。這場匯聚了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近3000名海外合作伙伴的盛會,不僅是一次規模空前的行業交流平臺,更是一場展示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硬實力的窗口。在3萬平方米的展區中,近300件展品琳瑯滿目,而序廳中央,三臺靜靜矗立的濰柴發動機便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它們不僅是技術的結晶,更是濰柴79年發展史的縮影,從“皮實耐用”到“世界領先”,講述著一個民族動力品牌如何在時代浪潮中淬煉成鋼。
展廳縮影:三臺發動機,一部奮進史
步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臺產于1976年的6160A柴油機。這臺曾為山東臨沂國營養殖場連續運行超10萬小時的“老伙計”,在2017年重返濰柴后仍能正常啟動,成為“可靠”二字最生動的注腳。它不僅累計生產超10萬臺,還遠銷越南、孟加拉、印尼等十余國,為濰柴早期開拓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其之后的,是被譽為“中國動力全能冠軍”的WD615柴油機。全球銷量超過372萬臺,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75%,更有用戶創下“280萬公里無大修”的紀錄。這臺發動機不僅是中國重卡、客車、工程機械的“心臟”,更隨整車出口至意大利、南非、秘魯等數十國,以高出勤率和超強適應性贏得全球信賴。
而最具科技感、最令人矚目的,是2024年4月發布的全球本體熱效率達53.09%的商業化柴油機——這是濰柴連續第四年刷新世界紀錄的巔峰之作,標志著中國在重型柴油機核心技術領域已穩居世界前列。若全面推廣,每年可為中國減少碳排放9700萬噸,其背后凝聚的是濰柴對綠色、高效、可持續未來的堅定承諾。
除了引人注目的三臺發動機,濰柴在本次展會上還展示了涵蓋全系列全領域動力系統、商用車、農業裝備、工程機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裝備等六大業務板塊的拳頭產品。光是商用車領域就有數十款發動機產品驚艷亮相,這些展品不僅體現了濰柴在傳統內燃機領域的深厚積淀,更彰顯了其在新能源、智能化等前沿技術上的開拓進取。
解碼增長:驅動業績逆勢上揚的“三臺引擎”
在行業整體承壓、新能源轉型加速的背景下,濰柴動力卻實現了逆勢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濰柴集團營業收入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6%。然而這一情況并非偶然,深入剖析其戰略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到三臺強勁的“引擎”正協同發力,共同驅動著企業穿越周期。
第一臺引擎:技術創新的“核心引擎”——以53.09%熱效率為標志,持續引領產業變革。 這臺引擎代表了濰柴立足根本、永爭第一的研發精神。其動力不僅體現在刷新世界紀錄,更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敏銳捕捉AI算力時代對高可靠性備用電源的迫切需求,濰柴大缸徑發動機業務在前三季度銷量同比激增400%,成為傳統業務增長的重要支柱。對技術制高點的持續攻堅,為濰柴提供了最穩固的“壓艙石”。
第二臺引擎:新能源轉型的“加速引擎”——以“三電”系統自研為基石,全速奔向新賽道。 這臺引擎象征著濰柴面向未來的前瞻性與行動力。早在2010年便開始的布局,如今已進入收獲期。隨著煙臺新能源產業園的投產,電池PACK年產能達20GWh,新能源業務前三季度同比增長高達122%。這臺“加速引擎”確保了濰柴在行業轉型中不僅沒有掉隊,反而成為重要的引領者之一。
第三臺引擎:全球化戰略的“協同引擎”——以“We are One”理念為紐帶,構建價值共贏生態。
這臺引擎是濰柴將物理上的海外資產轉化為戰略優勢的關鍵。其成功密碼在于“三化”:協同化聚焦主業并購;當地化實現雙向賦能;同心化推動文化融合。正是這套方法論,使得濰柴海外并購的10家企業全部盈利,海外業務收入占比近46%,有效分散了單一市場風險,并將全球創新資源為己所用,形成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增長彈性。
展廳中的三臺實體發動機,靜默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而驅動企業持續增長的“三臺戰略引擎”,正轟鳴著指向未來。從“皮實耐用”的品質基石,到“世界領先”的技術巔峰,再到如今“三擎并舉”的戰略格局,濰柴動力向我們展示了一家卓越企業的發展邏輯:以核心技術為“基”,以前瞻轉型為“翼”,以開放共贏為“場”。面向下一個十年,這三臺同頻共振的“引擎”,將持續為濰柴動力輸出強勁動能,攜手全球伙伴,開啟一段更潔凈、更高效、更智能的新航程。
卓眾商用車
作者:施澤昊
一審:李浩東 / 二審:崔柳青 / 三審:馮銳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車事業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