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車產業發展會議在湖北省十堰市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以“開辟新賽道,匯聚新動能——發展商用車產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采用“1+1+6+N”模式,即1場閉門會議,1場開幕式暨主旨會議,6個主題分會場和其他相關對接、展示等活動,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車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探討商用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其中,在3月27日下午舉辦的“主題分會場一:智能網聯商用車‘車路云一體化’”上,質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網聯中心總經理朱文超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大家好!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車路云一體化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探索實踐”,內容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對質子汽車做一個簡單介紹。質子汽車是陜汽集團德創未來旗下新能源智能商用車整車、關鍵零部件系統等產品與技術開發、運營平臺,圍繞商用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開展科技孵化、產業集聚。為什么成立質子汽車?主要有三個背景:落實“四新”指示;加快創新鏈與產業鏈相融合;踐行“雙碳”戰略。成立2年多來,質子汽車已經實現了多品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落地,并掌握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
我簡單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為什么要走車路云一體化路線?有什么價值?新能源商用車落地車路云一體化有哪些優勢?
政策與示范應用提速,目前有20個城市在開展智能網聯商用車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的應用試點;已具備發展的條件,V2X等關鍵技術成熟并規模化落地;產業協同與戰略必要性,成本倒逼轉型,公路道路上單車智能的安全問題被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預測到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相關的產業總產量增量預計達到2.58萬億元。
作為整車企業,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想通過技術進步,降低用戶的成本,提高用戶的收益,我們認為車路云一體化正在重構商用車的價值體系。一是兼容性與系統成本的優化,通過車路云一體化,實現車路云大系統總體建設成本降低。二是智能化與安全性躍升,通過發揮上帝視角優勢,感知更全面。協同決策與協同控制,顯著提升智能駕駛合理性,可降低事故率。三是商業模式與法規推動。新能源商用車批量交付客戶,若能提升運營效率、降低能耗,加強安全,企業用戶愿意為此買單。AEB等法規倒逼技術升級。
新能源商用車落地車路云一體化有哪些優勢呢?我們也總結了三點,一是場景適配性優勢,新能源商用車運營場景多集中在港口、礦區、工業園區封閉和半封閉的區域,線路相對固定。以企業級采購為主,收集客戶需求再進行生產,設計定制化的開發,有利于策略和算法的迭代。 二是經濟性與安全剛需驅動,成本與經濟性要求倒逼升級,商用車運營成本能耗占比高,協同決策與協同控制,可降低能耗,提升效率。由于商用車體積大、操控復雜,一旦發生事故損失巨大,車路云協同可以提升駕駛安全。三是商業閉環與價值延伸,是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天然試驗場。突破低價競爭困惑,作為生產資料,車路云數據服務使商用車價值提升,助力從傳統的單次銷售模式轉變為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運營模式。
第三方面,質子汽車在車路云一體化的實踐。作為整車企業,我們在車路云一體化探索實踐的過程中,工作主要包括:一是確保我們的整車產品能夠完全適應車路云一體化的要求;二是搭建符合車路云一體化要求的企業云平臺;對于路側系統等,我們做好協同,確保我們的車,我們的云平臺可以無縫對接。
對于整車來說,電子電氣架構是基礎,為此也打造了適應于車路云一體化電子電氣架構,遵循邏輯上移+服務設計理念,三域多區一朵云,其中質子云平臺提供云端服務,“沖破”單車智能。
在整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基礎上,怎么實現車車通信、車云通信、車路通信呢?目前的方案車端架構增加OBU。
我們也搭建了跨域共用的企業云平臺,為什么要建設我們自己的云平臺,一方面我們要服務于內部的研產供銷服務流程,提質增效,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多樣化用戶需求。同時滿足與其他跨區域云控平臺之間的交互和數據共享。
剛才講的都是實現車路云一體化基礎性的工作,在此基礎上怎么開發落地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呢?答案就是數據驅動,圍繞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通過整合"數據采集-合規處理-存儲管理-模型訓練-仿真驗證-部署回灌"的完整閉環鏈路,實現數據驅動的算法、模型、應用持續進化。概括起來就是賦能,如何賦能?主要有六方面,一是多模態算子開發體系,支持按個性化開發需求,挖掘開發人員和評測人員的能力。二是全鏈路工作流引擎,支持從清洗到挖掘到評價全鏈路的自由編排,減少人工操作。三是大模型智能預標注。四是高密度的數據回灌機制。五是可編排全息數據映射。六是智能報告系統,結合用戶個性化場景為評測提供全景式數據支撐。
下面我再講幾個質子汽車探索實踐的案例,第一個案例,是我們聯合清華大學蘇研院及天翼交通做的云控預測性巡航系統,通過收集車輛的狀態信息,上傳云端。云端結合車輛的數據,路測設備的數據,高清地圖的數據,交通流的數據等。綜合算出來經濟車速。然后通過非常實時性的無線傳輸發送給車輛,然后車輛自動根據這個要求把自己的車速控在這個目標車速上。相比于傳統的預測性巡航系統,克服了傳統車載控制器成本高、地圖更新困難等問題。我們在蘇州S17智慧高速上做了試驗測試,整體的節能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第二個案例是商用車智能隊列,通過縮小跟車的間距,降低能耗,通過車輛調度和輪替領航的方式,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節省車隊的用工成本。我們的技術路線是基于L2輔助駕駛,結合車車、車云通信,實現隊列的控制,解決了L4成本過高的問題,同時也滿足了我們的場景需求。
第三個案例是車路云協同能耗管理,目前已經大規模應用的一個案例。包括三方面,一是能耗的監測與分析,通過實時能耗分析,結合歷史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能效優化建議。二是智能云控調度,結合車輛運輸場景、補能設施狀態、車輛狀態,智能調控車輛補能策略,提升補能效率,減少車輛充換電的等待時長,匹配峰谷補能成本。三是車路云協同能效管理,云端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運輸場景,實時調整車端電池、電機以及能量部件的工作狀態,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進行動態優化,使能量利用更加高效。
剛才講的是探索實踐的幾個案例,從技術演進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當前重點還是基于協同感知,協同輔助駕駛探索實踐商業化應用場景。我們持續提升車輛智能化與網聯化融合的深度,堅定地踐行車路云一體化路線,向更高階段邁進。
以上就是我匯報的全部內容,在此也期待與業界同仁攜手共推車路云一體化協同發展,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車事業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