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時間剛過,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202路城鄉公交車司機潘海鋒便駕駛車輛準時來到了東茗鄉上來村的太平塘公交站,利落地將裝有26件快件的包裹放入站牌旁的客貨郵智能交換箱。上來村村級物流服務點負責人陳北原收到快件已進箱的短信通知,趕忙前來取出快件,并帶回服務點掃描入庫,隨后通知村民取件。
新昌縣農村公路占全縣公路總里程的87.6%,村莊散布,快遞進村難度大。近年來,當地不斷推進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共享場站運力資源,共建運輸服務網絡,打造“新暢達”農村物流服務品牌,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收寄快遞。
“原本快遞進村一天一趟已經很方便。現在有了智能交換箱后,快遞一天分兩趟送進村,和城里一樣‘無時差’。”上來村“網購達人”張大爺已經能夠熟練取件。
“原來的配送模式是郵政投遞員開郵車將快件送到村級物流服務點,現在搭上城鄉公交一體化的‘順風車’,公交司機在運營過程中就可將快件直接放入公交站點旁的客貨郵智能交換箱,每個箱子可容納30至50個正常尺寸的包裹。”新昌縣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呂長軍介紹,今年新昌縣打造“客貨郵融合+智能交換箱”模式,先期以東茗鄉為試點鄉鎮,年內將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全縣智能交換箱總安裝數將達到53個。
為科學規劃派送路線與運力,交通運輸部門在城鄉公交車駕駛倉內設置了顯示屏,可查看投遞狀態。中國郵政集團新昌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傅雪明表示,“一屏掌握”數字化系統上線之后,匯集了村級綜合服務站快件投遞攬收信息,提升精細化運營服務水平,節省人工成本約60%,村民收發快遞時效提升30%以上。
快遞進村,農產出山。隨著農村物流服務迭代升級,新昌縣交通運輸局聯合縣供銷社、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積極構建農村貨源組織體系,對接本地企業、生鮮店等,開展線上線下合作,打通“產運銷”渠道。“原本公交車帶貨主要針對沙溪水蜜桃、東茗小番薯等季節性、區域性農特產品,現在我們將范圍擴大至普遍性的富余農作物,打破市場供需信息壁壘,讓村民提需求,我們想辦法。”新昌縣汽運公司總經理張煥萍說。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車事業部立場。